優秀家長在批評孩子時,都做到了這4點

所屬分類:教育技巧 發布時間:2022-05-20 瀏覽次數:1247

湯加輝教育法”是青少年教育專家湯加輝老師研究的一套專門解決孩子厭學,沉迷游戲,叛逆,抑郁焦慮,早戀等問題的方法。

湯加輝教育法采用雙向指導模式,前期指導家長,后期指導孩子,提出一個家庭,一套解決方案,分3步解決問題。

第一步了解原生家庭環境,孩子性格特點,父母教育方式,第二步是制定解決方案,第三步是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,從而讓父母當甩手掌柜,不再為孩子教育問題發愁。

免費咨詢專家微信號:aya8765

正確的批評方式,孩子不僅能聽進去,還愿意配合父母;既能認識錯誤,也不會影響親子關系。

批評,是一種常見的教育方式。

但很多家長卻反映批評孩子沒有用,孩子依然不聽話,每次批評完,和孩子的關系還變差了。

有的家長表示,批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,不敢輕易批評孩子,又怕這樣會縱容孩子,不知道怎么把握。

這些問題,都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批評方式。

家長批評孩子要掌握以下幾個原則。


 

批評要講時間場合。

家長總覺得孩子小,不需要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問題,每次批評孩子張口就來,不分時間場合。

親戚朋友來做客,孩子沒有打招呼,家長直接當眾數落孩子:“這么大人了,一點都不懂事,不會喊人???”

開家長會,家長當著老師的面批評孩子:“平時在家就懶,不愛學習,天天就知道玩!”

其實孩子從3歲左右,就會考慮別人的看法,并建立自己的形象和自尊。

當眾批評孩子,會讓孩子覺得“面子掛不住”,本質上是自尊心被打擊,他最大的感覺就是羞辱、難為情、想要逃跑,甚至會為了維護自尊憤怒反抗。

這時,家長的批評再有道理,孩子也聽不進去。

更為重要的是,如果孩子自尊心經常被打擊,就容易出現“破罐子破摔”、自暴自棄等消極心態,更加不上進、不聽話。

因此,批評孩子的第一個原則,就是維護孩子的自尊心,不當眾批評孩子。

如果場合不合適,一定要忍住,把孩子帶到單獨的空間再交流。

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,要時刻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,孩子會更自尊、自愛,有想要變好的意愿,從而自發約束自己言行。


 

控制好情緒,和孩子冷靜溝通。

家長什么時候會批評孩子?

通常就是在孩子犯錯、表現不好的時候。

比如,孩子偷拿家里的零錢花,家長會斥責孩子:“這么小就偷錢,以后還得了!”

批評孩子,如果家長反應過激,不能控制好情緒,孩子會感到不安恐懼,注意力都在父母的情緒上,不能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。

而且,越是發泄情緒,越會激起孩子自我保護心理,不愿承認錯誤,叛逆反抗。

還有些孩子,由于害怕父母的怒火,犯錯后不敢說實話,選擇撒謊、逃避。

經常有新聞報道,孩子因做了錯事不敢回家,甚至跳樓輕生,都在折射著父母情緒管理的失敗。

湯加輝說過:

“批評的目的在于打動對方,讓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回到正確的軌道上,而不是貶低對方。”

批評孩子的時候,家長可以嚴厲、嚴肅,但盡量不要發脾氣,可以談自己的感受,引起孩子思考。

保持情緒的冷靜,用孩子聽得懂的話告訴孩子哪里錯了,應該怎么做,為孩子指明方向。

批評的話越具體,越有說服力,孩子越能清楚知道自己錯在哪里,哪些地方做得不好,應該如何改正。

家長如果情緒激動,必然不能冷靜客觀指出問題所在,教育效果大打折扣。


 

批評要關注過程。

有些孩子在批評中深受打擊,自我否定、消極沮喪,有些孩子卻能在批評中受到鼓舞,充滿力量,進而做出改變。

最大的區別就在于,家長是針對什么批評孩子。

如果家長的批評是針對孩子的人格特點和行為導致的結果,就容易讓孩子自我否定、自我價值感低,缺乏改變的動力,并且影響親子關系。

比如,批評孩子“笨”、“膽小”,以及批評孩子考試成績差、比賽沒取得好名次、某方面沒有別人好等。

我建議家長可以采用“過程取向型批評”,也就是針對孩子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努力程度,運用策略的批評。

拿孩子考試沒考好來說,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學習過程中哪里出了問題,是知識點沒掌握、聽課不認真、還是沒好好審題?

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成績指責。

同樣,家長也不要批評孩子的人格特點和天賦,而是從可以改變的地方,督促孩子不斷提高,比如要認真仔細、待人有禮貌、學會堅持、勇敢......

針對過程做出批評和指導,孩子不會產生叛逆的心理和心理壓力,更愿意接受,同時感到自己有很大空間可以提升發展,從而付出努力。

這樣的批評,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鼓勵,會讓孩子形成成長性思維,敢于面對失敗和挫折,更加自信堅強。


 

批評的同時,要有愛的傳遞。

有些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,喜歡用冷漠、拒絕來讓孩子意識到錯誤,比如:

孩子需要安慰的時候,把孩子推開;

把孩子扔在商店里不管,自己冷漠走掉;

威脅孩子說:“再不聽話,我不要你了......”

這些做法,會極大破壞孩子內心的安全感,影響心理健康。

孩子的心,是敏感而脆弱的,他總是會從父母對待自己的言行和態度上,衡量父母對自己的愛。

尤其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,當父母批評自己的時候,很容易誤解成父母不愛自己了。

因此,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,適當表達對孩子的愛很重要,讓孩子明白:父母批評的是你的行為,而不是你這個人,不管怎么樣爸媽都愛你,但是不好的行為要改正。

比如孩子在班級搗亂、影響老師上課,老師頻繁反映,家長批評時可以這樣說:

“媽媽很愛你,但是有些行為是不好的,上課應該遵守紀律,不能任性搗亂,對不對?現在你好好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,想明白了我們再聊聊。”

這樣的批評,能把愛和規矩同時給孩子,在無條件被愛的底氣中,孩子更有動力和自覺性,不斷改進和自我完善。

簡單的批評里,藏著許多方法和技巧,家長對照以上幾個原則,慢慢調整和改進,相信孩子會更愿意配合!


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