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厭學、不想學習的孩子,家長第一句話很重要!

所屬分類:青舟動態 發布時間:2020-12-22 瀏覽次數:714

其實,大部分孩子都說過“我不想學了......”類似的話,但不是每個家長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
因為年齡和生理發展,比起來成人,孩子的語言系統和認知都比較單薄。他們無法像我們一樣講情緒藏在心里,也無法表達讓自己不想繼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。

因此,作為家長,在孩子說“不想學習”的時候,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,是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,判斷孩子究竟要表達什么。

害怕付出沒有回報

“我真的努力在學習,就是學不好,就是學不會,我不想學習了”當孩子這么說的時候,他是在表達:我付出了很多,但是看上去沒有意義,我為什么還要繼續付出。

缺乏毅力

“我都上了好幾次課了,也沒學會,不想繼續學了”當孩子如此說的時候,他是在說:不管我怎么做,都會失敗的。但是假如我不做,就不會失敗了。

沒有動力

“學習一點意思沒有,不學了”他不知道學習這個東西有什么用,沒有成就感,自然沒有學習的動力了。

驕傲自大

“現在學的我早就自學會了,我比別人都厲害,還學什么”這其實是在表達孩子對現在比較滿意,老師也滿意,小朋友也羨慕,不需要繼續努力了。

搞清楚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的時候,我們可以根據情況給出合適的建議。

當孩子因為害怕付出時

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,任何事都要付出才有回報。付出是一件困難的事情,因為不知道付出會不會有收獲。但是也正是不容易,它才值得我們努力。

就像湯加輝老師所說:年少時,覺得游泳太難了,想要放棄游泳,18歲后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游泳,你只能說:不會。長大后覺得英語難,想要放棄,30歲出現一個很好但需要會英語的工作,你只能說不會;人生的前半程越覺得麻煩,越不想學,后來就越有可能錯過那些讓你動心的人和事,錯過新的風景。

《老人與?!防镎f: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,有運氣是好事情,但當運氣來臨前你也要有所準備。的確,運氣這種東西每次以不同的形式出現,誰又可以看出來呢?只有時刻準備好的人,才能抓住出現的機會。這個準備,就是日復一日的努力。

當孩子缺乏動力時

累了可以停下來休息休息,但是不要放棄。人都喜歡及時反饋的東西,比如你打贏一局游戲,它能給你帶來愉悅感;人也喜歡立竿見影療效快的事情,比如“金錢”獎勵,攢夠一定的錢,就可以買些東西;但更多時候,好事往往需要多磨。

湯加輝老師從2010年開始研究青少年心理學,他認為,堅持比天賦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未來表現。在遇到困難和失敗的時候,依然可以堅持不懈的努力,這才是決定成功的必要因素。放棄真的很容易,但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。與其看孩子以后因為放棄吃苦,不如在當下每一個機會中,教會他堅持的重要性。

當孩子沒有動力時

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最后都會離開你,但學到的東西會一直陪著你。很多孩子去上興趣班僅僅是因為“聽媽媽的話”,但是為了“聽話”才去做的事情,就算完成以后,孩子也沒有成就感。而成就感,對一個人持續性進步和幸福感來說,真的很重要。愛好是一技之長,沒準哪天就是謀生之道。

當孩子驕傲自大時

你的確很厲害,但學東西不是為了他人的夸獎和羨慕,而是為了知道更多有趣的東西。由于孩子的認知發展不足,很多事情缺乏判斷,他們不清楚夸獎的目的,也不能正確看待夸獎。被夸多了,不免會驕傲自滿,覺得自己很厲害,不需要繼續努力了。

這個時候,我們一定要和孩子好好聊聊,幫助他們正確看待夸獎。

首先,要認同孩子的付出。

孩子被夸獎了,肯定是努力獲得了回報,所以要鼓勵孩子,你很不錯。

接下來,帶孩子品嘗學習的樂趣。

比如上了體育課,身體得到了鍛煉,上了音樂課,能看懂五線譜。探索未知事物帶來的快樂,是強力、持久、和無法替代的,只要孩子體會到其中的樂趣,就會專注于探索。而不是為了被夸獎才去做,更不會因為他人夸獎盲目自信、驕傲自大。

最后,幫孩子認識到:

總是沉浸于和別人比較,無法認識到自己,甚至可能在比較中迷失。與其在乎別人如何,不如努力超越自己。

當孩子說“媽媽,我不想學習了......”時,請理解孩子的內心幫他繼續走下去。

因為我們不僅要對他們當下負責,更要對他們未來20年負責。

枯燥乏味學習帶來的痛苦,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淡化。

但是,放棄導致的后悔,會隨著歲月流逝膨脹。

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一区